脱贫攻坚要做足“三实”文章

深改时评 > 来源:央视网 2016年10月28日 A+

原标题:

  针对部分地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,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发出通知,要求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,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,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。

  当前,在不少贫困地区仍存在着“造盆景”“垒大户”等重“面子工程”的扶贫。前些年,某基层政府,为了让上级考察时看到自己的扶贫成绩,竟然上演“人扮羊”的滑稽剧:派一些小学生披着装化肥用的白塑料袋,趴在领导路过的山坡上。领导远远望去,山坡上尽是“美羊羊”,大加赞许;地方干部“喜洋洋”,皆大欢喜。

  扶贫工作怎能搞形式主义?扶贫是我国改善民生的重头戏,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事关增进人民福祉,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。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,切忌大搞形式主义,扶贫要做到“扶贫工作要落实”、“产业要做实”、“农民的口袋要殷实”。

  扶贫工作要落实。脱贫攻坚,来不得半点投机,注不得半点水分。进一步说,落实“精准扶贫”的会开过了,驻村干部也下去了,帮扶部门也去调研了,是不是就等于扶贫攻坚工作认认真真、扎扎实实地开展了?恐怕还不能简单画等号。通知强调,针对驻村帮扶工作要主动沟通协调,会同有关部门整合帮扶力量,加强驻村工作管理。防止“只转转、不用心”“只谈谈、不落地”。坚决杜绝“走读式”“挂名式”帮扶。普遍建立驻村干部召回制度,对不作为、不务实、不合格的驻村干部坚决撤换。

  扶贫产业要做实。部分地区在产业扶贫过程中,产业规划随意性太强。看到一个貌似不错的产业,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,也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,就盲目地在全县或全区范围内推进,一哄而上的结果,往往是整体失败,群众脱贫也没了指望。产业扶贫防止盲目跟风,各村要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,量身定制产业扶贫项目,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。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对症施策,产品品质提升、销路打开之后,贫困户才能通过产业顺利增收脱贫。

  农民的口袋要殷实。逢年过节走走过场向贫困户给钱给粮,或是在上级面前上演“扮羊脱贫”的假象,这些都是面子工程。与“精准扶贫”南辕北辙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“绊脚石”,不仅使扶贫开发政策失去准星,更会辜负群众信任,危害群众利益。只有农民口袋变鼓了,变得富裕了,才是真正的脱贫。(特约评论员 唐岭)

编辑:张广琳 责任编辑:
860010-1102010100
1 1 1